欢迎访问山西体育赛事信息网
客服热线: -

山西体育赛事信息网

“体育+”助力转型“新太保”更加“神行” [复制链接]

体育赛事 | 2019-06-20 20:46 641 0

“体育+”助力转型“新太保”更加“神行”

——写在“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暨中国太原国际自行车周”圆满成功之际

(作者系山西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晓春)

  暌违三十余载,国内顶级自行车赛事再回山西
  1983年,山西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以自行车运动为题材的电影《神行太保》,反映了农村邮递员马鸣因特殊机缘成为自行车运动员,并经过刻苦训练,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的故事。这部电影由山西电影制片厂制作,并在山西拍摄,反映了山西自行车运动在我国自行车运动发展史上具有的特殊地位。
  山西与自行车运动之间渊源颇深。20世纪70年代,山西省自行车赛场是继北京自行车赛场之后兴建的我国第二座国际标准自行车赛场,是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专业赛场。这里培养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批自行车选手,山西也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行车运动摇篮”。太原市曾在1984年和1986年举办过两届“禹王杯”国际自行车邀请赛,该赛事是当时国内最高水平的自行车比赛之一。
  2019年5月25日至31日,“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暨中国太原国际自行车周”在我省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时隔30余年之后,国内顶级自行车赛事再次来到山西,一股由顶级自行车赛卷起的夏日之风再次吹彻三晋大地。
  来自五大洲的40支自行车车队在赛道上追风逐日、竞相驰骋,历经太原、长城、五台山、太行、黄河和平遥古城6个赛段。6个比赛日、6个赛区、6段赛道将山西“三大旅游板块”和“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一一串联、完美呈现。在晋祠之旁,在长城之侧,在五台之下,在黄河之畔,顶级赛事与三晋大地交相呼应,体现出巨大的联动效应。
  赛场内如火如荼,赛场外亮点纷呈——
  “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暨中国太原国际自行车周”开幕式。国内外40支车队依次入场,各国运动员与全场观众一起共同见证赛事开幕。以“如梦晋阳”为主题的灯光水秀精彩绝伦,充满了浓郁的山西特色,将古晋阳城的文化历史精髓完美再现。
  首届“中国·太原体育电影展”。著名导演张继刚、著名表演艺术家唐国强、著名射击运动员许海峰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体育界、影视界及艺术界的知名人士参加电影展开幕式,30余部参展优秀电影和大型体育电影海报展呈现了一场内容丰富、精彩荟萃的体育文化视觉盛宴。
  首届“2019环太原国际自行车运动产业高峰论坛”。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主席沈金康、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教授以及环太湖、环青海湖、环海南岛三大自行车赛事运营商等各界重量级嘉宾应邀出席论坛,以“共享骑行新未来”为主题,共同挖掘自行车赛事的价值潜力,探索“体育+”和“+体育”的融合发展,同时,为“二青会”的成功举办升温造势。
  首届“2019太原国际体育(自行车)产业博览会”。博览会以“绿色低碳健康环保”为主题,特邀国内外近百家知名自行车品牌、自行车零配件、骑行装备以及体育用品等厂商参展,全面展示了当今自行车产业新科技,凸显自行车智能化、轻量化的新成果以及自行车行业互联网化、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开放的新一轮发展趋势。
  一项项重要活动的成功举办,将“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暨中国太原国际自行车周”的内容进一步充实,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价值进一步开发,也让人民群众多角度、立体式、全方位感受到自行车运动乃至体育运动的独特、巨大魅力。
  如果用几个字来概括本届“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暨中国太原国际自行车周”的特点,那就是“高”“大”“亲”和“正”。
  “高”是高规格。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由男子UCI2.2级多日赛和女子UCI1.2级单日赛组成,是经国际自行车联盟和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注册批准的洲际赛事,均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积分赛,吸引了众多国际高水平车队和国内顶尖车队参加,是目前国内继环青海湖、环海南岛、环太湖、环福州之后,第五个以区域特色命名的国际品牌自行车赛事,属于国内顶级赛事。中国太原体育电影展和产业高峰论坛活动也以高规格举办,吸引了众多重量级人士出席,取得了很好的活动效果。
  “大”是大格局。首先是赛事格局大。自行车赛包括了太原赛段、长城赛段、五台山赛段、太行赛段、黄河赛段、平遥古城赛段6个赛段,形成以太原为主,辐射大同、忻州、晋中、长治、运城等市的赛事格局,6个赛段的赛事总距离约730公里,转场总距离近2400公里;其次是目标格局大,依托赛事但超越赛事。自行车赛及自行车周活动以赛事为动力,但不局限于赛事,而是意图通过顶级赛事带来的关注度和流量效应,达到展示我省良好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和美誉度、推进我省体育+旅游、推进积极生活方式形成等目的。
  “亲”是亲近感。首先是亲近群众,除组织专业比赛之外,赛事还组织来自国内外自行车爱好者约1000人参与,在专业运动员之后15分钟出发,让普通人民群众能够在专业的自行车赛道上和专业运动员一起骑行,共同体验专业的赛事服务。灯光水秀、电影展等为广大人民群众献上优质的表演和展演,少儿平衡车赛等自行车周活动深受少年儿童喜爱;其次是亲近历史,山西在过去是自行车运动强省,是自行车运动的热土,这次举办“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是国内顶级自行车赛事暌违30余年后再次回到山西。
  “正”是正能量。无论是自行车运动本身所具有的昂扬向上、永争第一的拼搏精神,还是赛事及活动为山西带来的关注度和美誉度,无论是唐国强、许海峰等表演艺术家、优秀运动员带给观众的正能量,还是运动员与观赛群众、专业运动员和业余运动员之间的积极互动,都使得本届赛事及活动充满了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正面能量。
  “体育+”融合发展模式,助力山西转型发展
  如果我们在今天重新观看和回顾《神行太保》这部电影,我们会发现,虽然30多年过去,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电影中仍然有一个细节是36年不曾改变的:在这部电影的片头部分,导演大量地使用我省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背景。
  尽管在1983年的时代背景下,电影创作者尚没有自觉的“体育+旅游”概念。但这部影片仍然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先进的体育发展理念:“体育+”。具体到当下的赛事,就是“自行车+”。
  当下,体育赛事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中,自行车赛事因其观赏性强、参与度高、群众基础好等优势,已经跻身体育赛事中的“第一梯队”,受到许多国家、地区和城市的青睐和重视。举办“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暨中国太原国际自行车周”,不仅是为山西带来了一项国内顶级的自行车赛事,而且对于提升我省各办赛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我省对外开放与宣传交流、带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推广“绿色出行”、推进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暨中国太原国际自行车周”是山西体育近年来坚持“体育+”融合发展理念,主动作为、力促转型的一个亮点和缩影。
  近年来,山西省体育局以“体育+”融合发展理念为引领,高度重视品牌赛事的引进和打造,组建了全省“马拉松赛事联盟”“自行车赛事联盟”,太原国际马拉松赛被评为国际田联金标赛事和中国马拉松金牌赛事,与“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等同为“双金”赛事,位居国内马拉松赛事第一方阵;创办“台山弈道”全国围棋精英赛;晋中国际柔力球大赛、长治黎城太行山攀岩挑战赛、忻州老牛湾全国大众速度滑冰马拉松系列赛、右玉国际马拉松赛、临汾百里汾河长廊自行车赛、代县雁门关国际骑游大会、中国忻州摔跤节、榆社云竹湖垂钓节、永济五老峰登山节、李宁国际滑雪赛等全省品牌体育赛事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力;鼓励支持各市县、各行业、各体育协会打造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努力形成“一市(县)一品”“一行(业)一品”“一会(协会)一品”的体育赛事局面;广泛开展航空运动、航空旅游、航空娱乐休闲和航空科普教育活动,积极承办国际和全国航空运动比赛,申办2022年第六届世界航空运动会。
  在“二青会”即将在我省举办之际,以“强健体魄·阳光生活·共享青运”“全民健身与青运同行”为主题,在全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赛事,2018年全年共举办60余项国家级、100余项省级和400余项市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同时,全年积极承办了28项国内外重要赛事,覆盖了所有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有力提升了办赛水平,也给全省人民群众带来了美好的观赛体验,国际自行车场地一级赛、全国游泳冠军赛、全国田径锦标赛等比赛深受观众喜爱。
  同时,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重大部署,积极推动“体育+旅游”。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高平“后羿杯”全国射箭挑战赛、左云“摩天岭”杯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雁门关国际骑游大会、山西省跤坛争霸赛、五老峰登山节等赛事为促进当地旅游发挥了显著作用。
  当前,体育赛事特别是顶级体育赛事具有强大的经济效益和溢出效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我省实现“三大任务”、推进转型发展和对外开放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体育赛事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经济效益。2018年,我省举办马拉松赛事25次,参赛人数超过15万人次,带动各类消费超过1亿元;自行车赛事举办数量超过30次,参赛人数超过1.3万人次,带动各类消费超过0.5亿元,有力地促进了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彩票销售实现了快速增长,全年累计销售42.84亿元,较2017年增加7.91亿元,增长22.6%,超额完成全年40亿元的销售任务。全省全民健身人均体育场地1.8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数达到1100万,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20亿元。
  第二,体育赛事具有很强的产业带动效应。体育赛事最大的魅力在于吸引眼球,通过精彩的赛事内容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当前,火爆的体育赛事带来的注意力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已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以品牌赛事拉动人气,发展体育延伸产业,带动相关领域消费,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等,可以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模式。
  第三,“体育+旅游”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近年来,以户外运动为主体的体育赛事吸引了高端游客,实现了体育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举办“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之类的顶级赛事,对进一步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品牌,宣传推介我省“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其他遍布三晋大地的人文景观将起到重要作用。
  第四,体育赛事对于展示美好形象、塑造文化名片、提高文明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体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时无刻都对地区和城市文化产生影响。体育赛事整合了办赛地区、举办城市的各类文化资源,逐渐形成了体育赛事的文化品牌,无疑将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宣传名片。对于一个地区和城市而言,一次综合性运动会、一次顶级赛事的承办对于提升影响力和美誉度,提高人民的文明素质,使民众逐步形成积极的生活习惯以及激发主人翁意识和提高向心力、责任感都有着巨大作用。
  第五,体育赛事具有天然的对外开放属性。赛事是入口,也是出口,可以让我们走出去,也可以让我们引进来。打造品牌赛事,就是搭建了“让山西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山西”的新平台,对于我省当前推进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战略、促进我省全面对外开放具有积极意义,在落实“一带一路”中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第六,体育赛事与5G等最新技术的结合,将有力推进我省技术实力乃至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以5G技术为例,山西体育已经在“二青会”上开展5G标志性体验,打造了全国第一个运动会5G示范园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从会务、观众、运动员3个板块提供5G服务,这是5G场景下的全国首次使用。当下,中国自行车运动产业正在紧紧抓住5G时代到来的机遇,积极探索“互联网+骑行”新模式,鼓励开发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自行车运动产品和服务,推动线上、线下自行车运动的良性互动,打造自行车运动产业新生态圈,抢占5G市场先机,实现产业“弯道超车”。沈金康表示,将在山西建设5G自行车产业园区,这将是我省提升技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途径和抓手之一。
  未来山西自行车运动将坚持“三步走”发展战略
  新时代产生新需求,新需求呼唤新模式,新模式带来新发展。以举办顶级体育赛事为抓手,以“体育+”融合发展为模式,“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暨中国太原国际自行车周”的成功举办及其产生的良好效应,揭示了未来山西自行车运动乃至整个山西体育事业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未来,山西省体育局拟与太原市委、市政府协商和合作,坚持“三步走”发展战略,逐步将太原打造成“国际自行车城”,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一步将此发展模式推广至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城市。
  第一步,举办国际自行车大赛,并逐步提质升级。办赛目标已经实现,今后“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暨中国太原国际自行车周”将每年举办,成为太原市的一项传统赛事。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办赛和活动质量,从赛道、器材等硬件设施到办赛、接待等软件细节,精益求精,提质升级,切实提高办赛业务能力,努力将“环太原国际自行车赛暨中国太原国际自行车周”办成国内外知名的系列赛事。
  第二步,将太原市建设成为“自行车友善城市”。在举办赛事、提升办赛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太原市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交通路网、公园绿地等资源特色,整体规划建设城市休闲、旅游自行车道和不同类型的市内自行车微循环路线,同时,结合实际打造自行车主题园区,初步形成具备国际水平的自行车专用道网络,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友善便利的自行车骑乘环境,让自行车骑乘成为市民出行、休闲和健身的重要方式,同时,带动太原市形成“绿色、低碳、健康、环保”的新旅游形态。
  第三步,将太原建设成为“国际自行车城”。在建成自行车友善城市的基础上,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全市域完整自行车绿道网络,通过不同类型的自行车专用道路组成大网络系统,并辅以完整的配套设施体系,让安全、舒适、便利、四通八达的自行车专用道可以不同层级良好地服务全体太原市民,使太原市成为引领国内外自行车道发展的标杆城市;同时,通过城市资源盘整,推动形成体育旅游综合体,带动自行车相关产业发展,把太原市打造成为一个具备国际水平、实质意义上的自行车城市。
  三十年弹指一挥,“体育+”助力转型;八百里转瞬即至,“新太保”更加“神行”。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体育+”融合发展理念,继续承办各项品牌赛事,对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作出积极有效的回应,努力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探索新的运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推进全省体育事业全面发展,为山西转型发展和实现“三大任务”目标贡献体育力量。
  “环太原国际自行车赛暨中国太原国际自行车周”已落下帷幕,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举办在即,山西体育已如新“神行太保”,在新时代新发展的大路上飞速前进。


                                                                                                                                                                                                                                                                                         来源:山西日报

网友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数据...
      评论请先登录,或注册
      相关推荐